索 引 号: | 11450700559417755B/2021-12642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
发文机关: | 钦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1年01月21日 |
标 题: | 城管担当作为 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1年01月21日 |
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当你走在钦州市区大街小巷的时候,会亲身感受到街道整洁美丽、车辆摆放整齐、花草树木绿意盎然、“五乱”(乱搭建、乱贴画、乱摆卖、乱停放、乱排放)现象明显改观,一座美丽的江海宜居城市呈现在每个市民的面前,令人不禁称赞——这样的环境真好!
2020年,在开展国家卫生城创建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工作中,市城管执法支队主动担当作为,采取服务与执法、堵截与疏导、整治与规范、处罚与教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打造工作亮点,让钦州市民亲身感受到市容市貌的具大变化,更是让外来投资者对钦州街道的美化亮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关注民生 担当作为解民忧
根据《钦州市主城区流动摊点规划管理导则》及《钦州市关于助力地摊经济,服务民生需求的指导意见》的指导精神,借鉴成都、南宁等城市的先进做法,结合本市街区特点,市城管执法支队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从利民便民的角度出发,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给流动摊贩合理“安家”,对摊点经营者进行服务疏导和人性化管理,堵疏结合,合理设置流动摊贩安置点,引导流动摊点规范经营。据统计,先后在中医院、通富路、白石湖、坭兴街、中山路、海豚湾、坭桥等周边规划设置了24个安置点,临时安置流动摊点1030个,解决18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打造特色 划行归市便群众
根据行业的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将中山路安置点打造成为古玩、理发等具有地方特色街区,将海豚湾安置点打造成为成衣、饰品等百货类街区,将坭桥安置点打造成为季节性果蔬街区。安置点由城管执法部门统一引导,实行一街一策、一点一策,规范了摊贩摆卖,方便了周边市民的日常消费。同时,要求所有进入安置点经营者,必须到相关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并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以确保食品安全及产品的质量。
美化亮化 街道美观又亮丽
根据《钦州市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完善主要街区沿街楼宇亮化设施及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全市开展楼宇灯光亮化美化工作,市城管执法支队执法人员深入钦州湾大道、永福东大街等临街的楼宇进行摸底调查和宣传发动,督促在建房地产、行政企事业单位及私人楼房落实灯光亮化设施,现在的街道及街边的高楼大厦每到晚上灯光璀璨、五彩缤纷,美丽的楼宇及漂亮的街道让你目不暇接。
同时,市城管执法支队主动配合住建部门抓好在建施工用地披绿以及待建地绿色生态围挡工作的落实,督促美丽华、家士森等9处待建地负责人落实绿色生态围挡工作,协调人和四季等5个在建施工工地做好披绿围挡工作,对不规范设置绿色生态围挡的施工工地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60多份,责令限期整改。
规范摆放 齐抓共管治乱象
针对钦州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的老大难问题,市城管执法支队会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配合市开投资产公司做好增设机动车临时停车泊位工作,分别在扬帆北大道、府前路、新阳街等18条道路共施划了832个停车泊位(暂不列入收费区域),并对54个规格不规范、标识线模糊不清的停车泊位进行了整改规范。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施划共享助人车(单车)停放车位3035个,新增标识标线400个。
如今,经市城管执法支队加大日常巡查和违停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经营“青桔”、“美团”、“哈啰”、“喵走”、“松果”等5家共享助力车公司不断加强自身管理,以减少违停乱象的发生。据数字城管中心监控平台反馈,与之前相比,助力车违停乱象至少减一半以上,规范摆放已经成了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诉必查 及时处理快答复
围绕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以多种方式向广大市民群众开放举报投诉渠道,方便市民群众举报或投诉。接到举报或投诉后,市城管执法支队第一时间向投诉人详细了解诉求事项、地点及联系方式,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呈领导审批,尽快派辖区执法人员到现场核查,针对举报或投诉的问题依法查处,并督促整改、跟踪落实,及时答复投诉人,尽量确保双方满意。2020年,市城管执法支队累计处理12345市长热线及12319城管热线转办举报投诉案732件,市民电话举报案件150件,处理率及答复率100%,满意率98%以上。
克难攻坚 专项整治出成效
以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为契机,结合本市工作实际,市城管执法支队重点组织开展了摊贩占道经营、人行道车辆乱停放、小 广告及“牛皮癣”、违建乱象、建筑工地扬尘及主城区“三场两点”(三场:砂石场、二手车场、机械摆卖场,两点:废旧回收点、建筑材料加工销售点)等11项专项整治,各项整治工作有计划、方案,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周密部署,形成整治合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性实效。据统计,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及工作人员 2万多人次,整治流动摊贩9005户,规范、处理违停车辆15129辆次,清理墙体“办证、贷款”等各类小广告及“牛皮癣”6000多处,清理各类堆放垃圾3200多吨;依法登记保存炉具、桌椅板凳等经营工具3000余件,依法拆除违章建设19520多平方米,拆除违章设立的广告牌、广告灯箱、信息牌等5395块;下发各类通告、限改通知及责改、处罚文书3782份,行政处罚6103起。
依法行政 规范执法树形象
在执法过程中,市城管执法支队依据《宪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本部门城管职能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工作实际,严格开展城管执法工作,要求执法人员必需统一着执法服装,佩戴执法记录仪,全面记录执法过程。在支队办公区、办案区及接待区也安装了相应的监控设备,让整个办案链条公正、透明。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办案程序和有关制度执行,杜绝粗暴执法和不规范执法现象。
根据《钦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开展“非接触”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城管执法支队积极探索、创新城管执法方式,充分发挥“追呼”系统作用,以减少执法矛盾风险。认真贯彻落实任务执行建设“721”工作法,以服务疏导为主,严格执法为辅,尽量减少执法冲突,树立城管良好形象。
任重道远 履职尽责有担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指示精神。机构改革后,市城管执法支队在整合城监、市政管理执法职能基础上,还承接了住建、生态环境、公安交通、市场监管、水务等部门的部分执法职能,共实施的行政处罚权及有关行政强制措施达到492项,统一由市城管执法支队负责城市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城管执法工作,任重而道远。面临监管职能多、点多面广线长、专业性强、专业执法人员少、经费不足及责任重、压力大的困境,城管执法支队依然克服一切困难,不等不靠,敢于担当,履职尽责。城管执法人员在履职中始终树立“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的城管理念,每天坚守24小时轮班巡查制度,不管白天黑夜、酷暑严寒,风雨无阻,舍小家为大家,为钦州的城市品质提升默默奉献,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