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4507000081053410/2021-29278 | 主题分类: | 教育 |
---|---|---|---|
发文机关: | 钦州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1年12月23日 |
标 题: | 钦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1年钦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等次评定结果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钦教科〔2021〕30号 | 发布日期: | 2021年12月27日 |
各县、区教育局,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协调指导局,市直各中学、幼儿园,各民办学校:
为总结和推广钦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功经验,根据《钦州市教育局转发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等次评定的通知》(钦教科〔2021〕7号)精神,我局组织开展了2021年钦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等次评定工作。经专家评审、我局审定及公示,4项成果获评为特等等次,19项成果获评为一等等次,21项成果获评为二等等次。现将评定结果予以公布(具体名单详见附件)。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深化我市教育教学改革中再创佳绩。各县区和学校要结合实际,加大对教学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借鉴,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钦州市教育局
2021年12月23日
2021年钦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等次名单 一、特等等次名单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1 |
基于传承冯子材精神的“英雄精神+”小学育人模式的10年探索 |
黎相艳、蓝本胜、叶西林、陈向阳、何光耀、方美婷、方明娟、陈琼辉、陆莉莉、温爱娟 |
钦州市子材小学、广西教育学院、北部湾大学、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2 |
翰墨飘香·永绽芬芳:小学书法教育“多元一体化”推进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陈瑞德、周顺平、邬德利、黄卉雯、李振彪、陆明球、刘献凤、黄朝辉、颜娟、张珂 |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北部湾大学 |
3 |
导读·感悟·拓展:小学语文“1+X”主题阅读教学的校本实践 |
洪美惠、刘国培、洪美蓉、吴之平、黄隆彦、康书豪、黄爱华、班艳梅、黎丹 |
钦州市第七小学、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中心小学、钦州市第五小学、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中心小学、北部湾大学 |
4 |
“三化五环,智雅融创”艺体特色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何远珺、邓正莲、胡循杰、龙先东、张亮、宁海连、秦扬钦 |
灵山县第二中学、南宁高新区教科所、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二、一等等次名单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1 |
中学校园足球赛教融合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王立杰、邓妮、徐人远、陈敬波、陈鸿基、潘兴泳、苏妹娟、黄敏华、黄辉、黄韬 |
钦州市第一中学 |
2 |
“和文化”浸润共生育人模式的生成 |
钟金燕、简信基、陈锋、陶志华、李明钊、陈雅慧、何盛枝、檀业艺、秦扬辅、赵菁如 |
灵山县灵山中学 |
3 |
搭平台·强队伍·建机制: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
于海娇、王素华、翟可英、利雅萍、梁国发、陈珍艳、吕胜海、钟海艳、梁水英、潘小明 |
钦州市钦北区教育局、北部湾大学、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中、钦州市第十一小学、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中心小学、钦州市钦北区青塘第二中学、钦州市大寺中学、钦州市第十六中学、钦州市第十中学 |
4 |
从护航到放飞:农村中学“五步七环一体化”教学教研模式构建与实践 |
文新善、梁好翠、谢康成、苏华东、方美婷、龙先东、陈小霞、赵金成、蒙绍真、丁兆才 |
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北部湾大学、钦州市灵山教研室、钦州市电化教学与教学仪器管理站、灵山县灵山中学、灵山县第二中学、灵山县天山中学 |
5 |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和课外活动深度融合实践研究 |
周秀英、韦雅婷、孙一兰、卢鑑万、邓正莲、黎永兰 |
灵山县教育局、北部湾大学、灵山县烟墩中学、灵山县第二中学、灵城镇白水小学 |
6 |
运思可视化·课程活动化·习作成果化——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黄春媚、张华如、李永妃、卜晖霞、刘 天、刘海燕、郭德萃、李郁苗、张隆清、黄海波 |
钦州市人和小学、北部湾大学、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市良庆区那平小学 |
7 |
“童趣·激励·自主”育人模式在小学班级的研究与实践 |
温爱娟、黎相艳、叶西林、何光耀、张富强、蓝本胜、黄翠裕、刘冬梅 |
钦州市子材小学、北部湾大学 |
8 |
“智慧校园”背景下“3+N”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
钦州市人和小学(三十三小学)、北部湾大学 |
钦州市人和小学(三十三小学)、北部湾大学 |
9 |
基于“U-T-S-F”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路径实践与研究 |
卢红青、翁少娟、翁丽明、李达通、李建华、丰良兴、莫蕙萃、韦柳叶、秦莲华、张力 |
钦州市教育局、北部湾大学、钦州市外国语学校 |
10 |
“爱·趣·益”荔乡娃主题区域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
韦兆倩、陈琴、谢雪玲、邓燕宝、梁金莲、冯永秋、黄玫丽、劳小琼、杨献萍、温颖波 |
灵山县第一幼儿园 |
11 |
基于地方文化资源利用的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
马忠红、王素华、黄清莲、方向屏、洪玉敏、李燕伟、张德兰、黄真华、彭智霞、曾云霞 |
钦州市第一幼儿园、北部湾大学 |
12 |
五育融合,三课联动——钦州一中“绥丰羽成”12356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
陈静兴、陆洁、龚玉华、黄丽妮、黄科显、冼秀丽、覃贤、卢栅汕、黄富、王晓雯 |
钦州市第一中学、北部湾大学 |
13 |
体验、创新、成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蒙英梅、孔令敏、刘祖莲、黄丽娟、李银衍、何勇、韦镰坤 |
灵山县新星小学 |
14 |
让“红色”成为校园的亮丽底色——推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黎永兰、宁桂花、曹少芬、赖金梅、周洪莹、丁冬艳、宁雪琴、陈祥玲、黄秋霞、宁翠玲 |
灵山县灵城镇白水小学 |
15 |
基于幼儿生命教育的绘本戏剧开发研究与实践 |
张艺腾、关芬芳、沈丽媛、何本燕、张芝英、黎爱群、黄胜芳、张秋敏、钟景丽、卜凤琼 |
钦州市钦南区第一幼儿园 、钦州市钦南区第三幼儿园、北部湾大学、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中心幼儿园 |
16 |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语文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张芳芳、黄冰、凌玉芬、周菊、陈畅畅、郑丽丽、胡颐妍、邓建萍、龙艳玉、韩志钦 |
钦州市第五中学、钦州市第六中学 |
17 |
教师“隐藏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劳景令、周佳辉、赖子娟、李锦昌、何春燕、钟润川、何雪英、李庆琪、宁达文、黄少萍 |
灵山县教育局教研室、灵山县旧州镇中心校、钦州市钦北区第十一小学 |
18 |
高中物理“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张方桂、孙立萍、陈 鹏、陶世庆、蒙加继、王伟名、黄信安、韦素萍、梁立永、何昌璇 |
钦州市第二中学、北部湾大学、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19 |
收集——对标——应用:地方音乐文化引入高中音乐课堂三步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黄鸿勋、李勇、叶吉杏、庞大娟 |
钦州市第三中学 |
三、二等等次名单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1 |
解决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策略:“5+1”学生活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黄广海、苏凤娟、莫美娟、石超健、刘 卫、黄中甫、陆艳梅、岳洪芸、杨相平、刘慧敏 |
钦州市第十九小学 |
2 |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校本课程深度 融合的普通高中课程改课研究和实践 |
梁月英、卢红青、刘昌雄、唐世宇、凌永庚、罗辽宁、李世杰、黄挥华、黄巾桃、邓金铃 |
钦州市第四中学 |
3 |
城市新建小学“三体联 |
吴之平、翁少娟、韦莲英、利雅萍、黄春媚、胡月金、黄美兰、谢 丽、林亚红 |
钦州市第五小学 |
4 |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
张杰慧、阮庆贺、卢莹、黄美红、邓雪斌、姚燕、蒙敏华、林冬明、梁钦萍、彭燕金 |
灵山县第四小学 |
5 |
“研读·行动·反思·提升”:幼儿园教研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
陆玲、张笑非、唐上洁、冼秀丽、赵金莉、陈桂华、苗苗、陈丽萍、谭景仁 |
钦州市实验幼儿园、北部湾大学 |
6 |
十年实践:科创教育与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研究 |
黄金艳、罗思蔚、沈学、苏创、李国旺、覃海环、黄玲、陈梅桂、王红棉、张雪梅 |
钦州市第一中学 |
7 |
初中语文“读品写”一体融合的和美课堂实践研究 |
黄愔、苏蕙莲 黄家嘉 易海清 赵友瑞 何丽妮 黄慧玲 江晓云 孔红艳 苏玉瑶 |
钦州市外国语学校 |
8 |
初中语文“4+X”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梁澜子、钟艳霞、宋国玲、陆小秀、魏晓霞、黄丽芸 |
钦州市第六中学 |
9 |
基于本土资源幼儿主动学习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李燕、梁林、李廷丽、陈丽婷、陈光洪、冯秋萍、李玉莲、谭惠萍、林家兰、王冬梅 |
浦北县第一幼儿园 |
10 |
“课改促学,个性育人”——纠正厌学情绪,实现控辍保学策略的构建与实践 |
吴鹏飞、苏联盛、钟承燕、卢迟、文小强、黄美琼、黎起展、吴长基、苏子倩、周莉 |
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中学 |
11 |
打造学校棋艺文化特色的实践与研究 |
潘美伶、潘 锋、黄小琳、黄善慈、余佩蓓 吴春娟、杨秋远 易春华、张 维 |
浦北县实验小学 |
12 |
提升城乡结合部新建幼儿园新手教师专业素养策略的实践 |
叶海燕、杨林丽、黄湘媚、宁秋红、钟冰梅 |
灵山县第五幼儿园 |
13 |
党建引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品牌的研究 |
吴振娟、苏艳文、钟昌伟、黄有娟、蒙耀锋、黄海娟、刘月国、颜济珊、张树娟、许连梅 |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小学 |
14 |
“大小序列”并驾齐驱——高中议论文写作序列训练细腻化的建构与实践 |
黄雪琦、潘华清、黄金丽、苏芝华、曾露辉、庾美芳、黄靖琳 |
钦州市第三中学 |
15 |
“语言、情感、思维”融合式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模式的构建 |
莫思茗、张枝伟、胡月金、吴娟、谢丽、马凤威、梁春玲、陈丽、李东霞 |
钦州市第五小学 |
16 |
培养良好书写习惯为主的小学生书法教学 |
骆维珍、黄华冠、黄德海、张宗亮、杨莹莹、林亚红 |
钦州市第四小学 |
17 |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阮庆贺、张杰慧、曾桂琴、孙小华、梁雪梅、李其铁、梁兆斌、周 淋、曹翠萍、陈郁芳 |
灵山县第四小学 |
18 |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 |
黄金玲、阮庆贺、邓蔚邦、劳运燕、张荷芳、陈晓珍、曾桂琴、莫燕玲、江智锋、劳之焰 |
灵山县第四小学 |
19 |
双师——1+1=n,有线课堂,无限可能——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 |
谭肖丽、姚政汉、谢和琼、劳富华、梁光玲、黄宁娟、谭妃玲、张小英、姚冰、杨小波 |
灵山县檀圩镇中心小学、灵山县檀圩镇见田小学、灵山县灵城镇苏屋小学 |
20 |
凸显思维主轴,聚焦语言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融合共进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余颖前、陆寅桂、马锦瑶、邓海珍、陈春燕、利静、韦莲英、黄春梅、归丽珍、洪美梨 |
钦州市第五小学 |
21 |
“三三六”+“五问”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以灵山县平山中学为例 |
潘瑞平、黄显登、姚轩善、姚念凤、黄晓兰、林海妃、刘秀恳、陈宁、谢为焕、马英姿 |
灵山县平山中学 |